洋县槐树关镇周湾村农惠种养合作社发挥当地资源优势,把红薯深加工作为引领村民脱贫致富的主导项目,做大做强红薯产业,今年收购的30万斤鲜红薯打成粉面后,目前一杆杆红薯粉条已经上杆。
隆冬时节正值制作手工红薯粉条的黄金时段,走进洋县槐树关镇周湾村农惠种养专业合作社,在这里务工的10多位村民搓坯子、捞粉条、出粉条、搭粉条、晾晒粉条,大篷下,一个个粉瓜有序地摆放。冷库里压缩机轰鸣作响,场院里一杆杆粉条在温暖阳光的照射下,慢慢地舒展了腰姿。包装房内,务工人员满心欢喜地将晾干的粉条码摞成捆,为前期销售作着准备,一派紧张有序的繁忙景象。
据悉,该合作社生产的手工粉条无化学添加成份,以筋道、耐嚼享誉大江南北,产品销往北京、上海、广东、成都、青海、甘肃等地,倍受城乡居民欢迎。合作社自成立以来,仅红薯深加工一项每年实现收入30万元,为当地村民增加务工收入10万多元。
来源:洋县融媒体中心
作者:周崇红
编辑:何龙 吕凯
审核:张志刚
原标题:槐树关农惠合作社红薯粉条上杆了
本文转载自陕西法制网,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,不代表本站观点,内容版权归属原作者及站点所有,如有对您造成影响,请及时联系我们予以删除!
上一篇:红薯粉条颜色偏褐是什么原因